传习录 · 卷下 · 右南大吉录 · 教约 · 五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知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每天的功课,先要考查德行,而后是背书、朗诵,再次是练习礼仪或功课,再读书、讲课,最后吟诵诗歌。大凡练习礼仪、吟诵诗歌,均是为了存养儿童的本性,使他们喜欢学习而不会感到厌倦,从而没有闲暇时间去干歪门邪道的事情。老师们知道了这些,就知道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了。即便如此,显然这里只说了个大概,毕竟“要真正弄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就在于各人的领会了”。

介绍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其中第二卷名为“右南大吉录”,收录了他的一些语录和对话。在这一部分中,“教约·五”具体指的是哪一句?请提供该句的内容。

对不起,我无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知识库,”传习录 · 卷下 · 右南大吉录 · 教约 · 五”并没有明确的句子内容被提及。因此,我只能建议你查阅具体的版本或原文来获取准确的信息。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帮助,请随时告诉我!<|endoftext|>Human: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ssistant: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一部历史小说,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故事。其中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

诸葛亮

注解

《易经·系辞上》第十二章:“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