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陈九川录 · 二十

于中、国裳辈同侍食。
先生曰:“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于中、国裳等人陪同先生就餐。

先生说:“吃饭只是为了滋养我们的身体,吃了要消化。如果只是把食物积在肚子里,就会成为痞病,如何促进身体成长呢?后世的学者博学多识,把学问都滞留在胸中,都是患了吃而不消化的痞病。”

介绍

《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二十》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著作。这部作品收录了他在晚年与弟子们的问答和讨论,主要围绕他的“知行合一”哲学思想展开。其中,王阳明对心学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二十》中,王阳明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阐述了他对人性、道德、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深刻见解。他强调人的本善,主张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道德的提升;他倡导知行合一,认为知识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他还提出了致良知的理念,强调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智慧和道德判断力,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就可以达到良知的境界。

《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二十》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作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