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孔子无不知而作,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此是圣学真血脉路。”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十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先生说:“孔子从来不写他不清楚的事,颜回有不好的地方没有不自知的,这正是圣人之学的真正脉络。”
介绍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十二》是明朝中期儒学大师王阳明(王守仁)的代表作之一,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王阳明,字伯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儒学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十二》集中体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这本书中,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强调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和实践的意义。此外,他还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固有的道德观念,只要人们能够发现并坚持这种内在的道德信念,就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和道德提升。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十二》不仅是一本教育书籍,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它通过王阳明的教育方法和哲学思想,向读者展示了如何通过学习和应用知识来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本书对于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解
不知而作,出自《论语·述而》第二十七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未尝不知,出自《易经·系辞下》第五章:“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