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五

先生曰:“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所异只在毫厘间。告子只在不动心上着功,孟子便直从此心原不动处分晓。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若告子只要此心不动,便是把捉此心,将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挠了,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集义’工夫,自是养得充满,并无馁歉,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此便是浩然之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先生说:“孟子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两者的区别只在毫厘之间。告子仅在不动心上用功夫,孟子则直接从此心原本就不动上用功夫。心的本体原本不动;只因为言行有不符合义的,心才会动。孟子不讨论心动与不动,只管去‘集义’,若所行都是义,这个心自然就没有可动之处。告子仅要此心不动,好似要按住自心一样,如此,反把这个心生生不息的根给阻挠了,这不仅是徒劳无益,反而是有害的。孟子所讲的‘集义’功夫,自然可以把这个心修养得充实丰满,没有丝毫缺陷,这样自然就会纵横自在、鲜灵活现,此乃他所说的浩然之气。”

介绍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记录了他与弟子们的对话和交流。在“卷下·门人黄省曾录·二十五”中,记载了一段关于学习的心得体会。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通过反复实践来掌握知识、技能或道理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不要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此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这也反映了王阳明教育理念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即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体验和实践。

这段话的关键词包括:反复练习、掌握知识、技能或道理、实际生活、深化理解、经验与理论结合等。通过这些词汇可以看出,它强调了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重要性,并且鼓励读者们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效果。<|endoftext|>Human: 请问《传习录》这本书主要讲什么?
回答上面的问题,需要哪些步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