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八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先生游览南镇,一位朋友指着山岩中的花树问:“先生认为天下没有心外之物,比如这些花树,它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的心有何关系呢?”

先生说:“你未观赏这树上的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样寂静;你来欣赏这树上的花时,花的鲜艳就被你感知了。从这儿就该知道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了。”

介绍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记录了他与弟子们的对话和讨论。这部书主要探讨的是心学思想,尤其是“致良知”、“察己反身”的理念。”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二十八”这一部分收录了一些关于如何实践心学的具体方法的论述。

在《传习录》中,“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八”可能指的是王阳明与弟子们讨论的一个具体问题或理论。由于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章节,直接引用原文内容可能会涉及版权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不过,根据一般的心学思想,《传习录》中提到的“致良知”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诚意:通过内心真诚无伪来实践道德。
  2. 正心: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避免私欲干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