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先生曰: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朱本思问:“人先有虚灵,而后才有良知。像草、木、瓦、石之类,也有良知吗?”
先生说:“人的良知,也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那么也就不可能成其为草、木、瓦、石了。何止草、木、瓦、石是这样?天地如果没有人的良知,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天地了。天地万物与人原系一体,其开窍的关键是人心的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本就是一体的。因此,五谷禽兽等皆可养人,药石之类皆可治病,这是因为它们是一气同体的,所以能够相通。”
介绍
。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记录了其弟子对其学说的理解和实践。其中,《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二十七》记载的是王阳明在讲授时的一些内容。
具体来说,在这段文字中,王阳明提到他教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修养、道德提升以及心灵的净化与升华的过程。通过这一段记录可以看出,王阳明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并强调了个人修为的重要性。同时,他也鼓励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其学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由于这段文字较为简短且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很难提供具体的细节或内容展开讨论。如果你对其中的具体段落感兴趣,请告诉我具体哪一段,我可以为你提供更多详细信息。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和相关背景知识,也可以继续提问。
请注意:我所提供的信息是基于已有的文本
注解
朱本思,指朱得之,号近齐,江苏靖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