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先生曰:“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先生说:“无知无不知,本体就是如此。这好比太阳,它未尝刻意要去照射宇宙间万物,但又无物不照射。因此,无照无不照,原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来是无知的,如今却要它有知,良知本来是无不知的,如今却怀疑它有不知,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完全相信良知罢了。”
。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记载了他与弟子们的对话和讨论。在“卷下·门人黄省曾录·三十五”中,记录了一段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经典对话:
“问:‘先生学道无止境乎?’
**曰:‘吾未尝有不为也。然则何谓学道之无穷哉?’
**答:‘学者但欲求至而已矣。非特穷而后能到,即在目前而亦须如此行耳。若人只自喜其进益,则彼既已远去者不能追;虽日月星辰可望不可及也,然则学道之无穷何待?’
曰:‘吾尝问于先生矣,而未得其详也。’
**省曾曰:‘子所言此非学者之道。学者但欲求至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