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果寺,旧在孤山,钱武肃王建。宋绍兴间,造四圣观,徙于大佛寺西。先是东坡守黄州,於潜僧道潜,号参寥子,自吴来访,东坡梦与赋诗,有“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之句。后七年,东坡守杭,参寥卜居智果,有泉出石罅间。寒食之明日,东坡来访,参寥汲泉煮茗,适符所梦。东坡四顾坛?,谓参寥曰:“某生平未尝至此,而眼界所视,皆若素所经历者。自此上忏堂,当有九十三级。”数之,果如其言,即谓参寥子曰:“某前身寺中僧也,今日寺僧皆吾法属耳,吾死后,当舍身为寺中伽蓝。”参寥遂塑东坡像,供之伽蓝之列,留偈壁间,有:“金刚开口笑钟楼,楼笑金刚雨打头,直待有邻通一线,两重公案一时修。”后寺破败。崇祯壬申,有扬州茂才鲍同德字有邻者,来寓寺中。东坡两次入梦,属以修寺,鲍辞以“贫士安办此?”公曰:“子第为之,自有助子者。”次日,见壁间偈有“有邻”二字,遂心动立愿,作《西泠记梦》,见人辄出示之。一日至邸,遇维扬姚永言,备言其梦。座中有粤东谒选进士宋公兆礻龠者,甚为骇异。次日,宋公筮仕,遂得仁和。永言怂恿之,宋公力任其艰,寺得再葺。
时有泉适出寺后,好事者仍名之参寥泉焉。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以下是关于这部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者简介:《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的作者是张岱,他是一位多才多艺且极具个性的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都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部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
内容概述:这部作品主要描述了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细致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文化氛围。
艺术特色:张岱在写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受,使《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成为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西湖梦寻》中不仅对景致进行描写,还融入了作者对于自然、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景物的记录,更是对文化和历史的一次深刻反思。
历史背景: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产物,《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西湖梦寻》的创作背景与其作者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这为其增添了更多的个人色彩和历史深度。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和文化特征,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