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傅不畜声伎,曰:“畏解,故不畜。”王右军曰:“老年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曰“解”,曰“觉”,古人用字深确。盖声音之道入人最微,一解则自不能已,一觉则自不能禁也。我家声伎,前世无之,自大父于万历年间与范长白、邹愚公、黄贞父、包涵所诸先生讲究此道,遂破天荒为之。有“可餐班”,以张彩、王可餐、何闰、张福寿名;次则“武陵班”,以何韵士、傅吉甫、夏清之名;再次则“梯仙班”,以高眉生、李岕生、马蓝生名;再次则“吴郡班”,以王畹生、夏汝开、杨啸生名;再次则“苏小小班”,以马小卿、潘小妃名;再次则平子“茂苑班”,以李含香、顾岕竹、应楚烟、杨騄駬名。主人解事日精一日,而傒童技艺亦愈出愈奇。余历年半百,小傒自小而老、老而复小、小而复老者,凡五易之。
无论“可餐”、“武陵”诸人,如三代法物,不可复见;“梯仙”、“吴郡”间有存者,皆为佝偻老人;而“苏小小班”亦强半化为异物矣;“茂苑班”则吾弟先去,而诸人再易其主。
余则婆娑一老,以碧眼波斯,尚能别其妍丑。山中人至海上归,种种海错皆在其眼,请共舐之。
陶庵梦忆 · 卷四 · 张氏声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庵梦忆》是明代文人张岱(字宗子)的随笔集,其中第四卷《张氏声伎》收录了张岱对于其堂兄张氏家族中女性艺人的生活和艺术成就的回忆与评论。在这本书中,张岱不仅详细描述了这些女性的才艺、个性以及他们与主人翁的关系,而且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习及女性命运的思考。
张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面临的困难。他笔下的女性们或优雅如花,或才华横溢,但同样也面临着性别歧视和生活压力。书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尤其是那些被忽视的艺术家和艺人。
《张氏声伎》不仅仅是对这些人物的记叙,更是张岱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一种表达。书中流露出作者对艺术的尊重以及对女性才华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道德规范的挑战。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张岱试图揭示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问题,包括性别不平等、艺术自由和个体价值等议题。
《张氏声伎》是一部兼具艺术欣赏价值和社会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对一个特定时代的记录,也是对传统文化和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