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中风口。用新石灰,醋炒后,调如泥,涂口侧。口向左歪,涂右边;口向右歪,涂左边。很快奶可牵正。
风牙肿痛。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细辛,等分为末,擦牙。
虫牙。用石灰和沙糖塞在牙中。
干霍乱(按:症象是欲吐吐不出,欲不出,心腹胀痛,烦闷欲死)。用多年的陈石灰,以沙糖沙漠中淡醋汤调服二钱。此方名“落盏汤”。
偏坠气痛。用陈石灰(炒过)、五陪子、山栀子,等分为末,加面粉和醋调敷患处。
白带白淫。用风化石灰一两、白茯苓三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酒积下痢。用石灰五两,和水成球,外包黄泥,在火里烧煅一天一夜。去泥,研细,加醋和面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姜汤送下。
十年血痢。用石灰三升,熬黄。溶在一斗水里。等澄清后,每次饮此水一升,一天饮三次。
虚冷脱肛。用石灰烧热,裹在布里,让病人坐在上面,冷了便换,有效。
产后产门不闭,或阴道脱出。用石灰一斗,熬黄,加水二斗,澄清后熏下部。
腹胁积块。用石灰半斤,盛瓦罐里炒至极热,加大黄末一两,炒红取出,再加桂末半两,略烧,加入米醋和成膏子,摊在布上贴患处。内服消块药。
发落不止。用石灰三升,水拌炒焦,泡在三升酒中,每服三合,常令酒气相接,则新发更生。
脸上黑痣。用水调石灰一碗,把完好的糯米若干粒半插石灰中,半露石灰外。过一夜,米色变如玻璃。治疗时,先以针轻拔黑痣,点少许玻璃状米粉在痣上。半天后,痣内有汁水流出,须挑去米粉,痣处两天不沾水,即愈。
疔疮恶肿。用石灰、半夏,等分为末,敷患处。
痰核恶肿(状如瘰疬,红肿发热,有时恶寒)。用石灰火煅为末,和白果肉同捣,贴患处;蜜调亦可。
痄(按:即腮腺炎,一作痄腮)。用醋调石灰敷肿痛处。
多年恶疮。用陈石灰,研细,加鸡蛋清调成泥,煅过,再研。以姜汁调敷。
丹毒。用醋和石灰涂
本草纲目 · 石部 · 石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巨著,其中收录了大量关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价值及其使用方法的信息。”石部·石灰”是这部著作中提到的一种矿物质,具体来说是指含有碳酸钙(CaCO3)或氢氧化钙(Ca(OH)2)等成分的岩石或矿石。
在《本草纲目》里,“石灰”通常指的是含钙质较高的石头、矿物或其他材料。这些物质可能被用于制造建筑材料、作为消毒剂,或者与其他药物混合以增强疗效。由于缺乏具体的科学数据和现代研究资料,《本草纲目》中的“石灰”概念主要基于传统医学知识的积累。
请注意,这里的描述是基于《本草纲目》这部著作的传统内容,并非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或具体应用实例。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该书的具体章节或者查阅相关的科学文献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