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石部 · 石胆

释名
亦名胆矾、黑石、君石、毕石、铜勒、立制石。
气味
酸、辛、寒、有毒。
主治
风痰。用石胆粉一钱,温醋汤调服。痰涎吐出即愈。小儿用量酌减。
喉痹喉风。用石胆二钱半、白僵蚕(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许吹喉,痰涎吐尽,风痹自愈。此方名“二圣散”。
口舌生疮。用石胆半两,放在锅内煅红,露一夜,研细。每次取少许搽疮上,吐出酸涎水。如此数次,病愈。
走马牙疳。用红枣一个,去核,填入石胆,包在纸内,煅红。等全冷后,研细敷牙,使涎外出。
赤白癜风。用石胆、牡蛎各半两,共研为末,调醋涂搽。
甲疽肿痛(按:甲疽是趾甲与肉间的肿痛,常溃烂流脓)。用石胆一两烧至烟尽,研末敷患处。几次即愈。
痔疮热肿。用石胆煅后研细,蜜水调匀搽疮上。
凤眼赤烂。用胆矾三钱,烧过,研细,泡热水中每天洗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又称《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巨著,由明代李时珍编纂。这部书籍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古代药物的形态、性味、归经等方面的知识,并附有插图和药材鉴别方法,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草纲目》的石部中,石胆是一种中药材,属于动物类,主要产自一些爬行动物的内脏部位。石胆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热病引起的发热、咳嗽、吐血等症状。

由于《本草纲目》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医药学著作,其内容涵盖了丰富的药材知识和药理作用,因此对于想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