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黄牙石。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虚劳湿冷。缓弱不仁,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金牙石捣碎后,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其余十一味,切成薄片,合装入一大袋子里。两袋同浸酒内,密封四日。取酒温服,一天服两次。这种药酒叫做“小金牙酒”。
本草纲目 · 石部 · 金牙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 · 石部 · 金牙石》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医学专著,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矿物、宝石和石材的性质、用途、鉴别方法以及相关的药理作用等。《本草纲目》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不仅包括药物学的内容,还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本草纲目 · 石部 · 金牙石》中,李时珍对金牙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研究。金牙石是一种天然的矿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具有美丽的金黄色光泽,因此得名“金牙石”。金牙石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宝石,常用于制作珠宝首饰。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金牙石的药用价值也有所记载。他认为金牙石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可以治疗一些疾病。此外,他还对金牙石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观察外观、敲击声音、加热试验等方面的技巧。
《本草纲目 · 石部 · 金牙石》是一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医学著作,对于了解古代矿物学和宝石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