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黄牙石。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虚劳湿冷。缓弱不仁,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金牙石捣碎后,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其余十一味,切成薄片,合装入一大袋子里。两袋同浸酒内,密封四日。取酒温服,一天服两次。这种药酒叫做“小金牙酒”。

诗句:本草纲目 · 石部 · 金牙石

译文:这是《本草纲目》中关于“金牙石”的记载。

注释:本草纲目,古代的一部药物学著作,详细记录了各种药材的名称、性质、功效、用途等。
释名:解释其名字的含义。
亦名黄牙石:另一种称呼为黄色的牙齿石。
气味:味道和气味。
咸、平、无毒:味道是咸的,性质是平和的,没有毒性。
主治:治疗的疾病或症状。
虚劳湿冷:指虚弱的身体因为湿气导致的寒冷感。
缓弱不仁,不能行走:缓解虚弱和麻木的症状,但不能正常行走。
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金牙石捣碎后,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其余十一味,切成薄片,合装入一大袋子里。两袋同浸酒内,密封四日。取酒温服,一天服两次。这种药酒叫做“小金牙酒”。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名为“金牙石”的药材及其药酒的功效和制备方法。首先,诗中提到了“金牙石”的释名、气味、主治等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这种药材的基本知识。接下来,诗中详细介绍了制作“小金牙酒”的方法,包括药材的选择、药材的处理、药材的配比、药酒的制备等环节。最后,诗中提到了这种药酒的功效,即可以缓解虚弱、麻木等症状,但不能正常行走。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结构紧凑,既有对药材的介绍,又有对药酒的说明,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医药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描述药酒的功效,也反映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