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秦艽

释名
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暴泻、大渴、大饮。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
伤寒烦渴。用秦艽一两,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两次服。
急劳烦热(身体酸疼,骨蒸潮热)。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研细。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用秦艽、灸甘草各一两,每服一至二钱,水煎服。
小便艰难。用秦艽一两,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胎动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一切疮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创作的药典巨著,共分为五十二卷。其中,“草部”收录了各种中草药的详细描述和分类。

在《本草纲目·草部》中,秦艽被列为一种重要的药材。秦艽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山坡、林下或路边等潮湿的环境中。其形态特征为高大,茎直立,叶子对生,花序呈圆锥状,果实成熟后呈黑色,表面有光泽。

秦艽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在中医中,秦艽常用于治疗热毒疮疡、黄疸、血热出血等症状。此外,秦艽还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病毒等作用,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积极作用。

在使用秦艽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同时,对于秦艽的采集、炮制和使用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以保证其质量和疗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