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媚华盛,明月琅玕苍。
麟枝发翠羽,双镜芙蓉光。
自谓坚绸缪,翔协如笙簧。
至今扬玉质,更逐秋云长。
薿薿杂花凤,皎皎照绮鸯。
朱弦勿复理,林鸟悲金塘。
怅矣霜露逼,灵药无馨香。
望望西南星,独我感乐方。
长歌行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歌行 其三》是一首出自明朝著名文学家李攀龙的诗歌。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原文
累累城上星,河汉流清光。
耿耿不能寐,寤言起彷徨。
彷徨立中庭,辽辽夜未央。
白云涂我衣,北风吹我裳。
还坐顾四壁,兰灯一何明。
缄书寄远道,涕泣下纵横。
倦鸟归巢树,思妇望夫墙。
幽忧终不见,明月空自伤。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的“城上星”和“河汉流清光”描绘了夜空的美丽景象,而“不能寐”和“寤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 接下来的部分,“彷徨立中庭,辽辽夜未央”描写了诗人在庭院中徘徊的情景,表现了夜晚的漫长和孤独感。“白云涂我衣,北风吹我裳”则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的侵扰和影响。
- “还坐顾四壁,兰灯一何明”反映了诗人对温暖环境的依赖,而“缄书寄远道,涕泣下纵横”则展现了他因思念家人而产生的悲伤情绪。最后两句“倦鸟归巢树,思妇望夫墙”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了对家庭和爱情的深刻反思。
李攀龙的《长歌行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古人对于时间和人生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