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友人妻

白首飞蓬感岁华,不随句漏饭丹砂。
一函埋骨知何地,千里看云不是家。
南国春风怀荔子,东阑暮雨泣梨花。
传家有女能全孝,属纩无儿可叹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友人妻》是元末明初的诗人胡奎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也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以下是对《挽友人妻》:

  1. 作者介绍:胡奎,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他的文学成就颇为显著,尤以诗歌见长。胡奎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在明初担任宁王府教授,并有著作《斗南老人集》留传于世。
  2. 诗词原文
    白首飞蓬感岁华,不随句漏饭丹砂。
    一函埋骨知何地?千里看云不是家。
    南国春风怀荔子,东阑暮雨泣梨花。
    传家有女能全孝,属纩无儿可叹嗟。
  3. 诗词赏析
  • 《挽友人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之妻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中“不随句漏饭丹砂”寓意其人生如短暂飘泊,无法追随世俗名利。
  • “一函埋骨知何地”和“千里看云不是家”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妻子墓地的遥想与对远方家的无限眷恋。
  • “南国春风怀荔子”和“东阑暮雨泣梨花”则通过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最后两句“传家有女能全孝,属纩无儿可叹嗟”展现了妻子作为家庭的守护者,虽已年老体衰,仍尽心尽力照顾家人的形象。

《挽友人妻》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胡奎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深刻表达了他对友人之妻的怀念和对其一生的肯定。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