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冲彻堂 其一

平居江北与江南,矫首相望岁已三。
近睹百花开烂漫,遥闻千树吼毗岚。
白云缥渺连青嶂,明月徘徊印碧潭。
一棹扁舟如会面,燃灯清话薜萝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冲彻堂 其一》是明代诗人觉澄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觉澄(约1495年至1563年),字静庵,号平湖,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和文人的情感世界。在《寄冲彻堂 其一》中,觉澄通过描绘江南江北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2. 原文内容
    平居江北与江南,矫首相望岁已三。
    近睹百花开烂漫,遥闻千树吼毗岚。
    白云缥缈连青嶂,明月徘徊印碧潭。
    一棹扁舟如会面,燃灯清话薜萝龛。

  3. 整体翻译
    在这首诗中,觉澄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平居江北与江南,矫首相望岁已三”,描述了诗人在南北两端分别居住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近睹百花开烂漫,遥闻千树吼毗岚”,诗人不仅看到了百花盛开的美景,还听到了远处树林的声音,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白云缥缈连青嶂,明月徘徊印碧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白云缭绕,月光在水面上留下倒影,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最后两句”一棹扁舟如会面,燃灯清话薜萝龛”,诗人想象着自己划船归来时,与友人相聚,在薛萝庵中共谈人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寄冲彻堂 其一》不仅是觉澄个人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明代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