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澄
【注释】 金陵:今属江苏南京,古称金陵。白手成家立纲纪:意指不靠他人而独立自主的创立一番事业。 不逢良女:遇不到贤德的女子。回头:醒悟过来。红尘里:尘世之中。 叹浮生:感叹人生。只如此,参访明师求直指:只能这样,去拜访高明的师父以寻求指点。 传灯录上人:传灯录,即《景德传灯录》,是禅宗史书。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志气冲天:志向远大。奋然起:奋发有为。 念弥陀如自己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及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填写下句诗句即可。本题中“一棹扁舟如会面”是关键句,由后句“燃灯清话薜萝龛”可知前句应为“一棹扁舟如会面”,意为:乘船而来,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 【答案】 (1)译文:在江北江南两地平居生活,年复一年地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2)注释:矫首,抬头远望;岁,指年。 赏析:诗人写自己在这春色烂漫
【注释】 戒:佛教徒修行的一种仪轨,指受戒。琳长老:名玉峰的和尚。 得戒还清泉:受戒后回到故乡。 其四:这是第四首绝句,是写送别。 鹫岭: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菡萏:荷花的别称。 红菡萏:形容莲花色彩艳丽。 钱塘:今浙江杭州。潮拥碧波澜:钱塘江潮水奔涌,浪花飞溅。 烟笼春树:春树被烟雾笼罩。前浦:靠近江边。 急滩:险滩。上急滩:渡过急流险滩。 旧游:旧地重游。旧隐:故里隐居之地。 梵王
【诗词】 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 其二 发足超方自逸群,登坛今得戒香熏。 衲衣暂挂春天树,金锡遥穿日暮云。 杳杳三山江上涌,滔滔二水寺前分。 清泉到日心无事,参透禅机了见闻。 【注释】 - 玉峰:指寺庙的山峰,常作为寺庙的名称。琳长老是寺庙里的一名僧人,得戒意味着他正式成为一名僧人。 - 发足超方:意为迈出修行的第一步。方,这里指修行的方法或途径;超,超越。 - 登坛:登上讲经说法的法坛。戒香熏
【注释】 寄冲彻堂 其二赵州在北睦州南, 千里同风意再三。 扬子渡头凝晚色, 蒋王山上叠春岚。 夜深渔火明沙岸, 天净丝纶钓月潭。 见说年来资福好, 何如林下坐松龛。 赏析: 此诗首联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怀念朋友的诗句。诗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写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颔联是作者的想象之景。颈联是写诗人看到日落时的景色,用“夜深”和“天净”两个词,把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夜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净土诗》。它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读: - 彼无恶道绝闻名(这句意为“那里没有恶道,名声远扬”) 译文:那里没有恶道,名声远扬。 注释:恶道:指地狱等恶道。名声远扬:名声传得很远。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即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恶道的地方,这里的名声传得非常远。 -
【注释】 来游江国早相招,一到荒山正寂寥。 得戒已闻天竺雨,洗心曾见浙江潮。 云开晓日回兰棹,莺啭春风上柳条。 欲问清泉何处是,毗卢高阁倚层霄。 译文: 我来游览江国早就被邀请,一到荒山正感寂寞无聊。 得到戒律听说天竺降下雨水,洗去心中的尘垢见到浙江的潮水。 云散晓日映照回荡着船桨声,莺歌婉转春天的柳条随风飘舞。 想问清泉在哪里才能找到,毗卢高阁耸立在层层的云端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下面是对其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1. 欲泛沧波下碧层,闲中跋涉有谁能。 - 注释:想要在沧茫的水面上泛舟而下,寻找那层层碧绿的湖波。在这闲暇的时间里,又有谁能与我一同前往呢? - 赏析:首句以“欲泛”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于泛舟江湖、探寻自然美景的渴望。“沧波”指的是广阔无垠的水面,而“碧层”则形容湖水的颜色深绿如玉。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本题要求赏析诗句,赏析的角度可以包括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越国吴门路几重,登高涉险访灵踪”一句,写诗人从杭州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灵隐寺的山路上,山路曲折回环,迂回曲折,十分幽深难行。“未游东海观龙井,不到西天遇鹫峰”两句,写诗人来到灵隐寺后,先到龙井去观赏风景,然后再去鹫峰山游览
林泉怡性歌为东晖上人作 伽黎分付参玄人,水边林下颐天真。 须就松间结茅屋,竟无闲事劳精神。 注释: - 林泉怡性歌:一种诗歌形式,以表达对林泉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 伽黎: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物或事物,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 参玄人:指研究玄学的人,玄学是道教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道家哲学。 - 水边林下:指自然环境,水边和林下是自然界中最为宁静和美丽的部分。 - 颐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