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有个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纲纪。
不逢良女唤回头,几乎埋没红尘里。
叹浮生,只如此,参访明师求直指。
见说传灯录上人,志气冲天奋然起。
念弥陀如自己拶,得寒冰化为水。
任他非佛与非心,务要禅河穷到底。
昼亦然,夜亦然,铁牛不动痛加鞭。
头角峥嵘便作狮子吼,惊得海底金乌飞上天。
求印可,叩机缘,几回亲到东山前。
三绕绳床呈见解,振威一喝与君传。
称大隐,可居廛,而今堪作火中莲。
惯向北斗星中骑木马,却来东山水上撑铁船。
撒手悬崖知落处,千重欲网打不住。
碧眼胡僧没奈何,分付袈裟为信具。
赵州禅,真罕遇,争肯庭前寻柏树。
截断南山老葛藤,无孔铁锤重下锯。
大放开,还捏聚,绿水青山皆妙趣。
脚根□□□头关,明月不随流水去。

【注释】

金陵:今属江苏南京,古称金陵。白手成家立纲纪:意指不靠他人而独立自主的创立一番事业。

不逢良女:遇不到贤德的女子。回头:醒悟过来。红尘里:尘世之中。

叹浮生:感叹人生。只如此,参访明师求直指:只能这样,去拜访高明的师父以寻求指点。

传灯录上人:传灯录,即《景德传灯录》,是禅宗史书。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志气冲天:志向远大。奋然起:奋发有为。

念弥陀如自己拶:思念阿弥陀佛就像自己用针扎手指一样。得寒冰化为水:比喻通过修行达到悟道的境界,犹如冰雪消融变为水。

非佛与非心:不是佛法,也不是世俗的心。务要禅河穷到底:务必使禅理探究到极点。

昼亦然,夜亦然:白天、夜晚也是如此。铁牛不动痛加鞭:就像铁牛一样坚硬,但仍然被鞭打。

头角峥嵘便作狮子吼,惊得海底金乌飞上天:比喻才华横溢的人,如同一头威猛的狮子吼叫,令人震惊。

求印可,叩机缘,几回亲到东山前:询问能否接受我的印法,询问与我结缘的机会。东山:指东晋时期著名和尚慧远,他隐居于浙江会稽山阴的东山寺(今名东山)。三绕绳床呈见解:在东山寺中三次绕行绳床,陈述自己的思想见解。

振威一喝与君传:以威严的姿态给弟子们传授佛法。

称大隐,可居廛:被称为伟大的隐士,可以住在繁华的城市中。今堪作火中莲:如今能够像莲花一样在烈火中生存。

惯向北斗星中骑木马,却来东山水上撑铁船:习惯于在天空中驾驭北斗星座的战车,现在却在水上行船。

撒手悬崖知落处:放手悬崖上的绳索知道哪里能落地。千重欲网打不住:重重欲望的网也打不下来。

碧眼胡僧没奈何:一位眼睛是碧色的外国僧人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袈裟作为信物。分付袈裟为信具:交给袈裟作为凭证或信物。

赵州禅,真罕遇:赵州和尚的禅法,真是很少遇到。争肯庭前寻柏树:谁还肯到庭院前寻找那棵柏树呢?

截断南山老葛藤,无孔铁锤重下锯:把南山上长满了岁月痕迹的老葛藤截断,就像用没有缝隙的铁锤下锯一样。

大放开,还捏聚,绿水青山皆妙趣:放开心胸大展宏图,又能凝聚智慧和力量,欣赏绿水青山中的美妙意境。

脚根□□□头关:脚跟紧紧相连,头颈相扣。明月不随流水去:比喻人的品格高尚,不会随着世俗的变迁而改变。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赞美禅宗始祖慧远和尚的颂诗。慧远是东晋时代佛教高僧、净土宗开祖,他在庐山东林寺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律宗寺院——东林寺。这首诗就是颂扬慧远和尚的。全诗从赞叹慧远的功德写到其晚年隐居,最后归结出他的禅教合一的思想。

诗一开始就称赞慧远和尚自立门户,开创了一代宗教事业,这两句是对慧远和尚自立门户、开创一代事业的赞扬。

下面几句则写他对佛教义理的领悟,以及他一生的行为。“不逢良女唤回头,几乎埋没红尘里”两句,意思是说:如果没有遇到一个贤德的女子来唤醒自己的话,那么自己恐怕就会在尘世中迷失了本性;“叹浮生,只如此”,这是叹息人生只有这些经历罢了。“参访明师求直指,见说传灯录上人,志气冲天奋然起”,则是说慧远和尚曾经拜访过许多高明的师父,向他们求取佛法的真谛,并且得到了传灯录这位大师的认可。他立志要把佛法发扬光大,奋发有为地去做这件事。“任他非佛与非心,务要禅河穷到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他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只要他心中还有佛法,就要努力去探究它,直到穷尽它的全部奥妙。“参访明师求直指”至最后四句,都是对慧远和尚一生言行的赞颂,也是对其一生精神境界的描绘。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了慧远和尚晚年隐居东林寺的情景。“昼夜亦然,铁牛不动痛加鞭”两句,意思是说:无论白天黑夜,他都是如此勤奋地修炼,就好像一头铁牛一样坚韧而不动,但他仍被鞭打。这实际上是说慧远和尚虽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但是仍不断地努力,毫不懈怠。“头角峥嵘便作狮子吼”,这句是比喻慧远和尚的才华横溢,就像一头威猛的狮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一样。接着诗人说:“惊得海底金乌飞上天”,这是说慧远和尚的声音之大,连天上的太阳都被惊动了,只好飞上了天。“求印可,叩机缘,几回亲到东山前”,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多次请求慧远大师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与指导。“三绕绳床呈见解,振威一喝与君传”两句,意思说我已经多次围绕东山寺的绳床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教诲。

这首诗最后四句,是全诗的重点所在。“称大隐,可居廛”,这句是对慧远和尚的赞颂。“而今堪作火中莲”,意思是现在他已经可以像火中的莲花一样生存了。“惯向北斗星中骑木马,却来东山水上撑铁船”,这句是对慧远和尚的形容。他习惯了在天空中驾驶着北斗星座的战车,现在却在水上撑着一艘铁船。“撒手悬崖知落处”,这是说当一个人决定放下一切时,他就知道在哪里可以安身立命了。“千重欲网打不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有许多的欲望和诱惑,但是它们都无法束缚住你的身体和心灵。“碧眼胡僧没奈何,分付袈裟为信具”,这是对慧远和尚的一种赞美。他说那位碧眼的外国僧人没有办法,只好将袈裟作为信物送给他。“赵州禅,真罕遇,争肯庭前寻柏树”,这是对慧远和尚所开创的禅宗的赞颂。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大流派,而慧远和尚正是禅宗的创始人之一。“截断南山老葛藤,无孔铁锤重下锯”,这是对慧远和尚禅法的赞颂。他将南山上长满了岁月痕迹的老葛藤截断了,就像是用没有缝隙的铁锤锯子砍下了一样。“大放开,还捏聚,绿水青山皆妙趣”,这是对慧远和尚禅法的总结。他把一切都放开了,却又又紧紧地抓住不放。他既欣赏绿水青山的美好景色,又能把握住其中的精髓。

此诗语言简洁流畅,富有韵律感,充分体现了古代汉语诗歌的魅力。同时,诗人对慧远和尚的赞美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倍感亲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