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标戒首已登坛,异迹灵踪取次看。
鹫岭花开红菡萏,钱塘潮拥碧波澜。
烟笼春树当前浦,风送扁舟上急滩。
遥想旧游归旧隐,梵王楼阁起云端。
【注释】
戒:佛教徒修行的一种仪轨,指受戒。琳长老:名玉峰的和尚。
得戒还清泉:受戒后回到故乡。
其四:这是第四首绝句,是写送别。
鹫岭: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菡萏:荷花的别称。
红菡萏:形容莲花色彩艳丽。
钱塘:今浙江杭州。潮拥碧波澜:钱塘江潮水奔涌,浪花飞溅。
烟笼春树:春树被烟雾笼罩。前浦:靠近江边。
急滩:险滩。上急滩:渡过急流险滩。
旧游:旧地重游。旧隐:故里隐居之地。
梵王:佛经中的天神,这里代指寺院。
云端:指寺院的高峻。
【赏析】
《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是南宋诗人刘宰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作者为僧友送行,表达了他对僧友既感念他的高僧身份,又怀念他的高僧情怀。全诗以写景为主,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韵味。
首联“名标戒首已登坛,异迹灵踪取次看”,是说玉峰琳长老的名字已列入戒律之首,登上了讲坛。他有着非凡的法缘,可以随意观瞻灵迹、灵踪。“戒首”是佛教中对僧人受戒后的尊称,此处暗喻僧人地位之高。“异迹”和“灵踪”都是指佛教中的神秘境界,“取次看”则说明可以随意观瞻。这一联表现了玉峰琳长老的崇高地位和他独特的修行方式。
颔联“鹫岭花开红菡萏,钱塘潮拥碧波澜”,是写玉峰琳长老在鹫岭上看到美丽的荷花,钱塘江潮水奔涌,波涛汹涌。“鹫岭”指著名的浙江天台山,“红菡萏”指荷花,“钱塘潮”即钱塘江潮水,“碧波澜”则形容波涛如碧玉般美丽。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玉峰琳长老的高尚情操和豁达胸襟。
颈联“烟笼春树当前浦,风送扁舟上急滩”,是写玉峰琳长老经过一个春天的小树林时,看到春风吹动着树木,而自己的小船正在过急流险滩的河段。“春树”指春天的杨柳树,“当前浦”指岸边的小树林,“扁舟”即小船,“上急滩”即渡过急流险滩。这一联描绘了玉峰琳长老在大自然中行走的情景,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尾联“遥想旧游归旧隐,梵王楼阁起云端”是说想到过去与玉峰琳长老一起游玩的日子,现在他已经回到了故乡隐居起来。“梵王楼阁”是佛教中的一座寺庙,它位于云端之上,象征着玉峰琳长老的崇高地位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玉峰琳长老的深深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韵味。诗人通过对玉峰琳长老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由、独立、超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佛法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