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桂子

广寒宫殿重重开,天妃舞镜登瑶台。
婆娑飞轮上裴回,玉龙吐涎云外来。
灵鹫峰高天不老,琅玕无光琪树小。
赤城洞口如飞沙,碧桃藏春不敢花。
直疑仙人紫霞会,灵风吹堕真珠佩。
猿童踏云扫空阶,天鸡惊起双喈喈,彩鸾珑珑呼不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中桂子》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诗歌,该诗作以描绘中秋之夜的月亮和桂花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意境。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中秋望月  
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飞来峰山高陡峻,草木葱茏。  
寺中殿宇肃穆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潮。  
中秋时节寺中桂花飘落,佛香冉冉好似飘向天外的云雾。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剖开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山花迎着薄霜开得更旺,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年轻的时候爱好远处奇异美景,可以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漫步踏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1.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其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尊为“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韩愈的作品以议论文为主,在骈文、散文、诗歌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诗风雄健峭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词解析

  • 首句:“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 描述了中秋时天上的明月与地上的桂花之间的美好联系,暗示着一种神秘而美丽的传说。这里的“桂子”即指桂花,它象征着中秋节的团圆和美好。
  • 第二句:“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通过登山和取水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探求精神。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 第三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这句诗细腻地描绘了秋日里桂花的盛开和凋零,以及它们在寒霜中依然坚韧生长的生命力。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顽强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 第四句:“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诗人用“夙龄”指自己早年的经历和追求,而“遐异”则表达了他对于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表达不仅彰显了诗人的个性,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 最后两句:“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展望。他希望通过攀登天台山,体验那如诗如画的境界,度过一段宁静美好的时光。

《月中桂子》不仅仅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月下桂花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读者不仅能欣赏到诗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独立的人生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