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嵩岳行

吾闻三十六峰青嶙峋,仙翁价重连城珍。
金堂石室不可到,紫芝瑶草长清新。
自笑青春探灵秘,望断蓬莱五云气。
不是丹丘紫凤凰,按图空想千年瑞。
使君看山双眼青,题诗曾寄山之灵。
吹笙每招王子晋,采药或遇安期生。
锦袍旧是龙门客,不怕山灵夜呵责。
有时笑接浮丘公,有时吹笙坐盘石。
醉骑黄鹄登天门,濯足银河清绝群。
鸿龙玉狗森左右,大叫阊阖排青云。
紫皇授以瑶台月,照见迎风玉壶雪。
鹤梦寥寥蕙帐空,幡然又与烟霞别。
黄河一千年一清,六龙在天当圣明。
河阳种得花满树,谁能解此春风情。
明当高附垂云翼,直上榑桑望朝日。
肯信东方有小儿,三偷阿母蟠桃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嵩岳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全诗如下:

嵩山高万仞,石路穿云根。

涧水鸣寒树,松声落幽轩。

白日隐太华,苍龙卧中天。

此地多佳士,应无俗客来。

这首诗描绘了嵩岳(即现在的少林寺)的雄伟景象和宁静氛围,通过山势、水流、树木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感觉。诗人王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嵩岳的独特魅力,并表达了对这里的美好环境的喜爱之情。

《和嵩岳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作,全诗如下:

嵩山高万仞,石路穿云根。
涧水鸣寒树,松声落幽轩。
白日隐太华,苍龙卧中天。
此地多佳士,应无俗客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