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不理钗头玉。
思君湘水深,啼痕犹在竹。
自君之出矣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君之出矣其一》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一首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诗歌原文:
自君之出矣,霜晖当夜明。
思君若风影,来去不曾停。
自君之出矣,房空帷帐轻。
思君如昼烛,怀心不见明。
自君之出矣,不分道无情。
思君若寒草,零落故心生。
自君之出矣,尘网暗罗帷。
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
自君之出矣,绿草遍阶生。
思君如夜烛,垂泪著鸡鸣。
自君之出矣,愁颜难复睹。
思君如檗条,夜夜只交苦。诗歌鉴赏:
- 主题情感:整首诗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孤独感受。
- 意象选择:诗中使用了霜晖、风影、寒草等意象,这些自然景物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更通过其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表达: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情与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与离别的深刻理解。特别是“思君”两字的反复出现,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李孙宸,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反映了其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 创作时期:此诗可能是在李孙宸离开故土或亲人远行的背景下创作的。这样的环境往往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如此感人至深的诗作。
- 社会背景:明代是一个封建社会转型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背景下的诗歌更能反映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体验。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远行者的思念之情的表达,更是对那个时代普通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它让人们看到,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依然能够找到爱与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