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风幡阁

望处江山旧,凭高独怆然。
曾随章贡水,直抵秣陵天。
六月溪楼上,三年樵舍前。
风光今夕异,抚景倍流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登风幡阁》是明代著名诗人释函所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与背景
  • 作者介绍:释函是,字丽中,是一位明初的僧人,他的生活和创作充满了宗教色彩,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感受。
  • 创作背景:《晚登风幡阁》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透露出的山川景色和内心的孤寂感可以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环境。
  1. 诗歌原文
  • 望处江山旧: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风景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 凭高独怆然:描述了诗人独自站在高处时的孤独和伤感情绪。
  • 曾随章贡水:提到了诗人曾经跟随河流行进,到达了秣陵。
  • 风光今夕异:表达了诗人对现在所见之景与以往不同之感,流露出一种变迁的哀愁。
  1. 诗作鉴赏
  • 艺术手法:《晚登风幡阁》运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 情感表达:诗人借山水之情寄托个人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更迭的感慨。

《晚登风幡阁》作为明代释函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不仅展示了其精湛的诗歌技艺,还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的真实写照,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