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坐二更,茶具独未屏。
春寒逼清明,紬帽犹在顶。
大音本无闻,含笑只自领。
月上猿亦来,窗前弄林影。
再用韵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用韵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吴潜,字毅夫,号履斋,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在《再用韵二首》中,吴潜描绘了一幅丰收与宁静的景象。诗中的“行雨龙公屡易方,魃妖谁敢扇余殃。田畴接得三年熟,枕簟供来几夜凉。”反映了农民们因及时降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成果的一种肯定和颂扬。
吴潜的作品中还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关切之情。如诗中的“寄声鄞土黄承事,有粟何须更窖藏。”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生活情况的询问,以及自己虽无粮食但心安理得的心情。这种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庭观念和人文情怀。
吴潜的诗歌也体现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绪。诗中的“官应可了劭农事,天岂终悭及物恩。无复绝粮忧鲁叟,何须进食念王孙。”反映了他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期望,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是吴潜诗歌的重要特质之一。
吴潜的《再用韵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反映了一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社会背景及其文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