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作淮南宾,空山隔蹄轮。
烟霞淡为侣,水石清相亲。
结茅有馀地,风雪忘苦辛。
或来野人服,亦有居士巾。
馈粮稍相继,倏忽逾三春。
雨露滋万汇,岩壑容此身。
常欲息诸见,以之空六尘。
种莲一池小,引泉清涧滨。
丹书俄远召,殊恩异两人。
再瞻鸳鹭序,永辞麋鹿邻。
不愿东归越,不愿西入秦。
但愿居毂下,终身荷皇仁。
大哉乾坤内,何物非陶钧。
钦和御赐淮游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钦和御赐淮游行》是明代诗人释宗泐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下面是关于该作品的介绍:
作者介绍:释宗泐,字季潭,别号全室,俗姓陈,后随养父姓周。他是元末明初的僧人,八岁出家,十四剃度,二十岁时至杭州净慈寺。元末出主中天竺万寿永祚寺,洪武四年(1371年)应召称旨,住天界寺,五年(1372年)于蒋山太平兴国寺受命升座说法。
作品原文:《钦和御赐淮游行》是释宗泐的诗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诗中写道:“初作淮南宾,空山隔蹄轮。烟霞淡为侣,水石清相亲。”这些诗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作者内心的平和。
作品赏析: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关注自然景观的描绘,还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例如,“老僧劝坐媒以火,茶鼎静听苍蝇吟”一句,既描绘了寺庙生活的宁静,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钦和御赐淮游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歌,更是一篇展现作者内心世界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