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吴门有北风,片帆高挂一飞鸿。
如骑鹤背行天上,似听猿声下峡中。
杨柳人家迷咫尺,蒹葭渔唱隔西东。
十年霸业同朝露,回首苍茫故垒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晓出吴门有北风,片帆高挂一飞鸿。
如骑鹤背行天上,似听猿声下峡中。
杨柳人家迷咫尺,蒹葭渔唱隔西东。
十年霸业同朝露,回首苍茫故垒空。
《晓出吴门》是一首明末僧人释宗泐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在元末明初时期,对于国家和历史的感慨。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释宗泐(约1318—1391年),字季潭,别号全室,俗姓陈,后随养父姓周。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八岁出家,十四剃度,二十岁时至杭州净慈寺。元末出主中天竺万寿永祚寺,洪武四年(1371年)应召称旨,住天界寺,五年(1372年)于蒋山太平兴国寺受命升座说法。
诗歌原文:
晓出吴门有北风,片帆高挂一飞鸿。如骑鹤背行天上,似听猿声下峡中。杨柳人家迷咫尺,蒹葭渔唱隔西东。十年霸业同朝露,回首苍茫故垒空。
诗歌内容解析: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释宗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诗人的个人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