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二首 其二

天入新秋迥,无云万里明。
露梧沾凤翥,风竹和鸢声。
否去三阴尽,丰来万宝成。
空庭那复事,玩易自怡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兴八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夔州的秋天里,面对落日斜照,孤城远望的凄凉景象。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广泛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民间的疾苦,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风格多样,语言精炼,感情真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
    秋兴八首其二

眼底年华次第过,此身未老鬓先皤。

形容憔悴已如此,事业蹉跎将柰何。

德薄敢辞知己少,患深转觉一身多。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 译文
    岁月匆匆流逝,我已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而自己却还未到花甲之年。我已经形容憔悴,但事业却依然没有取得成就。我自知德行浅薄,不敢推卸责任去埋怨知己太少,只是深感自己处境艰难,觉得自己承受的责任太多了。
  1. 诗歌赏析
  • 第一联:眼底年华次第过,此身未老鬓先皤。描述了作者眼中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状态。表达了尽管时间在快速过去,但自己仍然保持年轻,头发已经开始变白,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第二联:形容憔悴已如此,事业蹉跎将柰何。指出了自己的身体状态已经十分憔悴,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如事业上的挫折,无法取得预期的成就。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忧虑和不安。
  • 第三联:德薄敢辞知己少,患深转觉一身多。表达了自己德行浅薄,不足以担当重任,同时感叹自己身处困境,觉得肩负的责任太多,难以承担。这一部分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自我批评和自责。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二》不仅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赢得了后人的喜爱,更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深入理解杜甫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以及他如何通过诗歌传达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