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关山岁莫时,风云万里忆京师。
著书独惜虞卿老,怀古犹含庾信悲。
海郭清砧寒近捣,山楼短笛夜深吹。
江南秋水平如镜,只恐无人照鬓丝。
《秋兴八首其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夔州时期的作品。此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思念和感慨。现结合诗意进行逐句释义如下:
木落关山岁莫时:随着树叶的凋落和季节的变化,一年又即将结束。这里的“关山”指代夔州的地理位置,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风云万里忆京师:在遥远的天空下,风云变幻,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故乡京城的深切思念。“京师”指的是长安,即唐朝的都城,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著书独惜虞卿老:尽管自己年事已高,但依然勤于著述,不愿虚度时光,体现了诗人的执着追求和责任感。
怀古犹含庾信悲:诗人怀念过去的历史人物,庾信的悲伤也让他感同身受。这里可能指的是庾信因国破家亡而流露出的哀怨情绪。
海郭清砧寒近捣:海边的小城传来清冷的砧声,仿佛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山楼短笛夜深吹:山城的高楼中传出短笛的声音,夜晚的寂静中透出一份孤独和思乡的情绪。
江南秋水平如镜:江南的秋天水面平静如镜,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动荡的对比。
只恐无人照鬓丝:诗人害怕岁月无情,自己的鬓发已经斑白,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艰难时期的孤独、忧虑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