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门横海屿,玉辇旧曾经。
古道蟠龙势,危松肖鹤形。
越山烟历历,吴草雨青青。
欲吊西台客,空悲许剑亭。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明代诗人陈汝言。陈汝言(1504-1573)字子羽,号南野遗民,浙江钱塘人。他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文人。此诗是其登越山时所作,诗中的“越山”泛指越地的山川,而“西台客”则指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子胥。

首联“野眺越南诸峰”,点出所望之景。“野眺”即远望的意思。“越”指南方,这里泛指南方的山。“诸峰”即群山。“越南诸峰”即指在南方的山峦。从字面上理解,诗人在遥望南方的群山。

颔联“寺门横海屿,玉辇旧曾经”,描写所见之景。“寺门”指寺观的大门。“横海屿”指横跨海洋的小岛。“玉辇”指皇帝的车驾。“玉辇旧曾经”即指皇帝曾乘龙车驾临此地。

颈联“古道蟠龙势,危松肖鹤形”写所闻之声。“古道”指古老的道路。“蟠龙”指盘旋曲折的样子。“危松”指高大的松树。“肖鹤形”即像鹤的形态。这里的“肖”是形容松树高耸、挺拔,如同鹤一样直立。

尾联“欲吊西台客,空悲许剑亭”写所思之人。“西台”指西施洗澡的地方。《战国策·齐策五》说:越王勾践为了复仇雪恨,派人到西施那里去请她去当王后,西施答应了,但她说:“我听说越国有宝剑叫做‘干将’和‘镆鎁’,这两件武器锋利无比,但是被放在水里就沉没不见。如果君王一定要用它们,我请求先献上一把给我。”于是越王把西施嫁给了吴王,后来两国结为夫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施浣纱”故事。“空悲许剑亭”,就是想表达对西施的思念之情,但只能空悲而已。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