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词 其十二

凤钗鸾镜久生尘,三月胡天不识春。
寄语女郎须爱惜,从来脂粉误人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昭君词 其十二》是明代罗洪先创作的乐府诗。下面将具体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罗洪先:明代文学家,字达夫,号念堂,浙江绍兴人。他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和官员。在文学史上,罗洪先以诗歌创作著称,尤其善于运用古体诗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对诗歌的韵律、对仗、意象等技巧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运用,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1. 诗歌原文
    凤钗鸾镜久生尘,三月胡天不识春。 寄语女郎须爱惜,从来脂粉误人身。

  2. 诗意解析

  • 凤钗鸾镜:凤凰形的发饰与鸾鸟形状的梳妆镜。古代女子常用这些精美的饰品来装饰自己,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美丽的容颜。这里的“久生尘”形容这些饰品已经变得陈旧,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女子青春的消逝。
  • 三月胡天不识春:意指在遥远的北方三月,人们尚且不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比喻身处异乡或远离故土的人无法体会到家乡的温暖。也隐含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不舍。
  • 脂粉误人身:指的是女子过度依赖化妆品,忽视了自身的健康与美丽。这句诗批评了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内在修养和健康的女子,提醒她们要珍惜自己的容颜,更要注重内在的修养。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罗洪先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写外在的物质与内在的身体状态,展现了一个女性从年轻时光到衰老的过程。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无情地带走美好,以及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往往忽略了自我保养的重要性。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女性外貌变化的描绘,间接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和惋惜。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 文化内涵:在古代社会,女性的美丽被视为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罗洪先个人的审美观念,也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性别文化和审美标准。

《昭君词 其十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个人情感。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