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白沙二首 其二

君年四十八,我年四十五。
百年几会面,念此长恨苦。
金台首相见,各委霞外许。
拥怀素心人,动辄屈指数。
贲然三子来,欢声撼茅宇。
泷滨是曹溪,他雨对床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陈白沙二首·其二》是明朝罗伦的作品。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相关背景。

诗的内容涉及对陈白沙先生的赞美与怀念之情。通过“水云媚一窝”,“饥肠冰玉清,饱嚼云月苦”等诗句,罗伦表达了自己对陈白沙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其自身的生活态度。此外,诗中还描绘了陈白沙先生的生活场景,如“掉头懒应客,多谢巢与许”,“仰面看行云,蔼蔼翳层宇”,这些描写都生动地展现了陈白沙先生的生活情趣和人格魅力。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非常值得探究。根据历史记载,陈白沙(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和古琴家。他的学术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被尊为“圣代真儒”、“圣道南宗”和“岭南一人”。在罗伦的时代,陈白沙已经去世多年,因此罗伦在《和陈白沙二首·其二》中对陈白沙先生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了解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背景对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文人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罗伦本人的性格特点及其文学创作的风格。

通过《和陈白沙二首·其二》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罗伦对陈白沙先生的深深敬仰之情,还能体会到明朝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罗伦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整个时代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的一种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