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心寺

古刹中流见,孤高绝世氛。
谈经聚螺女,鸣磬起龙君。
江阔涵青汉,窗虚度白云。
更看双树外,花雨乱缤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江心寺》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一首五古。此诗通过对孤屿江心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皇甫汸(1498-1582),字子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出身,曾担任工部主事等职。因揭发武定侯郭勋弄权舞弊及忤逆太宰等罪,皇甫汸曾三次被贬黜,后官至云南按察佥事。
  1. 诗歌原文
    双塔峙琳宫,诸天一水中。回看云岛合,直与海门通。荒寝怜文相,高楼忆谢公。潮声无日夜,流恨古今同。

  2. 诗句赏析

  • “双塔峙琳宫”:描述了江心寺中的两座高耸的塔楼,象征着庄严与雄伟。
  • “诸天一水中”:通过“诸天”与“水中”的对比,展现了寺庙建筑的独特位置和宏伟。
  • “回看云岛合”:表达了作者站在高处回望时的感受,云岛上的景色如画卷般展开在眼前。
  • “直与海门通”: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与大海之间的紧密联系,海门即指连接海洋的入口。
  • “荒寝怜文相,高楼忆谢公”:通过怀念文相和谢公,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
  • “潮声无日夜,流恨古今同”:以潮声永恒不息来喻指时间的无情,同时流露出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

《登江心寺》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描写著称,更在情感表达和文化价值挖掘方面展现出深厚的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建筑和自然景观的一次赞颂,也是对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的一次强烈呼唤。对于爱好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阅读皇甫汸的《登江心寺》不仅能享受到语言的美,还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文化的自豪与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