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善庵谒舷师

老年一不好,松竹对闲身。
或以无师智,相酬有学人。
雪明难晓夜,梅冻易寒春。
已简形骸礼,中谁是主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普善庵谒舷师》是明代著名诗人大方所作的一篇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在普善庵拜访舷师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明朝时期,大持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大方的诗歌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著称。
  1. 诗歌原文
    老年一不好,松竹对閒身。或以无师智,相酬有学人。雪明难晓夜,梅冻易寒春。已简形骸礼,中谁是主宾。

  2. 诗歌赏析

  • 此诗通过“老年一不好”开篇,引出了人生的一种无奈与淡然。
  • “或以无师智,相酬有学人。”这句表达了作者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依然能够与有学问的人相互交流,体现出了作者对知识渴望的态度。
  • “雪明难晓夜,梅冻易寒春。”描绘了冬日里的景象,雪光照亮了夜晚,梅花在严寒中盛开,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坚韧。
  1. 创作背景及意义
  • 《普善庵谒舷师》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也可能受到了某种文化或哲学思想的启发。
  • 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欣赏到大方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了解到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普善庵谒舷师》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