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丽文

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
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
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
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丽文》是由明代文人文徵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其一生创作丰富,尤以书画闻名于世。《咏丽文》的创作年份不详,但据内容来看,应为文徵明的晚期作品。
  2. 原文展示: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七字,遵循了七言律诗的形式特点。诗中描绘了文徵明晚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清贫但志趣高远的性格。例如,首句“萧散平生一布裘”,表达了他的简朴生活态度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次句“纸窗竹榻自夷犹”,则透露出他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和独处的悠闲。通过这样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文人在逆境中仍保持的高雅情操和对生活的深刻体察。
  3. 文化价值:《咏丽文》不仅是文徵明个人情感与经历的抒发,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意境,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文学作品,它展示了古典诗词的魅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咏丽文》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明代文学的特色,也在文化内涵上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通过深入探讨这首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