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江寿曼公四十 其一 (庚寅)

历岁逃荣守钓矶,可怜初度意多违!
阁麻屡降中书诏,宫锦犹披学士衣。
报国身依丹极老,思亲泪逐白云飞!
兴朝大政需公出,早办收京并马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昭江寿曼公四十其一(庚寅)》是一首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的古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诗节一(首句):历岁逃荣守钓矶,可怜初度意多违
  • 诗节二:阁麻屡降中书诏,宫锦犹披学士衣
  • 诗节三:报国身依丹极老,思亲泪逐白云飞
  1. 诗词赏析
  • 内容解析:此诗描述了一位官员的一生。他历经岁月,逃离了权力中心的繁华,选择在山水间度过余生。他的初次仕途似乎并不顺心,多次收到朝廷的诏书,但仍然穿着学士服,表明他的身份并未得到完全的认可和重用。
  • 情感表达:诗中的“可怜初度意多违”表达了这位官员对于初次踏入仕途时的失望与不甘。而“阁麻屡降中书诏,宫锦犹披学士衣”则反映了虽然他身处官场但仍保持着学者的身份,享受着学术的自由和荣誉。
  • 政治寓意:诗句“兴朝大政需公出”,透露出这位官员虽然隐居不问政事,但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仍抱有期待,希望能够有所贡献。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隐逸与责任并存的复杂心态。
  1. 历史背景与作者介绍
  • 作者生平:钱澄之生活在明朝时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
  • 时代特点: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文官制度相对成熟,但同时也伴随着文人阶层的孤独与无奈。钱澄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钱澄之的《昭江寿曼公四十其一(庚寅)》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吸引读者,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历史和文化的探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人在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