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仙馆内,花萼满枝红。
仿佛看珠树,玲珑映蕊宫。
预伤白露下,坐惜彩云空。
踯躅攀条处,佳人不可同。
道院秋日海棠
介绍
《道院秋日海棠》是明代诗人薛蕙创作的一首诗,其全文如下:偶来仙馆内,花萼满枝红。彷佛看珠树,玲珑映蕊宫。预伤白露下,坐惜彩云空。踯躅攀条处,佳人不可同。此诗描绘了在仙馆中偶遇盛开的海棠花,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和联想。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意义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简介:薛蕙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生活在明朝中期,以其精湛的诗歌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闻名于世。
诗歌原文解析:首句“偶来仙馆内”,表达了诗人意外来到仙馆中的惊喜心情。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花萼满枝红”等描写,形象展现了海棠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诗句“彷佛看珠树”,用珠树来形容海棠的花朵晶莹剔透,美丽动人;“玲珑映蕊宫”,则形容花瓣间相互辉映,如同点缀在蕊宫中的珍珠。这些细腻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海棠的自然之美,还反映了诗人深厚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然而,诗人并未满足于此,而是通过“预伤白露下”等句子,表达对时光流转、美景易逝的哀叹。最后一句“踯躅攀条处,佳人不可同”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佳人难以相伴的遗憾之情。
诗歌鉴赏:通过对《道院秋日海棠》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无常、美短暂性的深刻思考。薛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海棠的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艺术的深度。
文学价值与影响:《道院秋日海棠》作为明初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也展示了作者敏锐的审美能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此外,这首诗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学者在创作时都受到了薛蕙诗歌风格和技巧的启发。
现代价值:在今天,重新审视《道院秋日海棠》不仅能让人们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情感的力量。这首诗所蕴含的对于自然美的感受力、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都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当学习的。
《道院秋日海棠》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文学素养,还能深化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