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危柱迭相承,阁道萦回接杳冥。 天上黄流来滚滚,长风五月洒衣清。
“栈道”是中国古代在悬崖峭壁或崎岖山路上修建的一种道路或通道。
又称阁道、复道,起源于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改善交通状况,方便人们行走和运输物品。这种道路或通道通常是由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修建而成,其设计巧妙,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
栈道 石岩危柱迭相承,阁道萦回接杳冥。 天上黄流来滚滚,长风五月洒衣清。 注释:栈道是古人为了便于运输和交通而修建的沿山崖、峭壁等修筑的一种道路,多建在险峻的山岭上,以便通行车马。此诗描写的是诗人经过一处栈道时的所见所感,其中“石岩危柱迭相承”写栈道的形势,“阁道萦回接杳冥”写栈道的曲折蜿蜒。“天上黄流来滚滚”写黄河之水从天而降,“长风五月洒衣清”则描绘了五月间黄河边的风景。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栈道”,指山间的栈道,即栈道在山上的延伸;“巴郡”,指今四川一带。 【答案】 (1)译文:山路与天空相连,高入云端的万壑低垂。 层层叠叠的山峰下飞泻着瀑布,空荡荡的树林间传来猿猴的啼叫。 (2)译文:巴蜀的险峻地势,使边声隔断了陇西。 可惜的是曾经存在的辇路,如今只有烟雨和野草。 赏析:首联写栈道之高远,盘绕于高山之上,云雾缭绕,万壑千岩低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