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陈生 际槎轩 其二

舸舰宁千万,纷纷此地过。
飞篷各自急,逐利定谁何?
水涨蛟龙怒,风惊波浪多。
何如茅屋下,终日醉颜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陈生际槎轩·其二》是一首明代的作品,由潘榛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潘榛(约1385—1460),字文瑞,号东里,明朝文学家、史学家,青县人。他在诗坛上享有盛誉,与杨维桢、高则诚并称“明季三大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社会现象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深受后人喜爱。
  1. 诗词原文
    舸舰宁千万,纷纷此地过。飞篷各自急,逐利定谁何?水涨蛟龙怒,风惊波浪多。何如茅屋下,终日醉颜酡。

  2. 诗歌解读

  • 舸舰宁千万,纷纷此地过:描绘了繁忙的水路场景,成千上万的船只在此处经过。这里的“舸舰”指的是船只,“宁千万”表示数量之多。
  • 飞篷各自急,逐利定谁何:描述了船只在水上急速前行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追逐利益者的困惑和无奈。这里的“飞篷”指的是船帆,“各自急”表示各自行动迅速。
  • 水涨蛟龙怒,风惊波浪多:进一步描绘了海上的险恶景象,水势上涨使蛟龙发怒,风浪也多了起来。这里的“蛟龙怒”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势的凶猛。
  • 何如茅屋下,终日醉颜酡:最后一句反问,为什么不选择住在简陋的茅屋里,而是整天追逐名利,醉酒自乐。这里的“终日醉颜酡”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世俗中沉沦的生活状态。

《咏陈生际槎轩·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通过描绘水路繁忙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追逐利益者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