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咏 其四

今我乐矣,爰即我谋。
陂塘雨足,上下其流。
百年垂尽,寄兴孤舟。
华胄玉台,浮游石头。
群阴蔽空,百神在楼。
此夕何夕,梦游九州。
初随枕蝶,终执沙鸥。
兴倦而觉,再梦再忧。
空谷多鬼,其声啾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如《述怀五咏 其四》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还体现了诗歌艺术的魅力。下面将简要介绍这组诗歌:

  1. 作者背景:刘麟和戴亨都是明末清初的人物,他们的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他们的诗歌反映了个人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2. 主题内容:《述怀五咏 其四》的主题是“乐”,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描绘陂塘、雨足、孤舟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优美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3. 艺术特色:《述怀五咏 其四》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首先,诗歌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结构严谨,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其次,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十分考究,既有形象生动的比喻,也有深刻的哲理性思考,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最后,诗歌的画面感强烈,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 影响评价:这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研究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对这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们在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述怀五咏 其四》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使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