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吴甘泉登董㠗绝顶

山当天半气全清,影入湖波觉世轻。
足下过云应缥缈,此中看月更分明。
狂来欲赋倾才思,醉后重登是性情。
却向归樵时讯问,转疑深麓可逃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吴甘泉登董㠗绝顶’是明代诗人刘麟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晚自号坦上翁。他生活在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江西安仁人,家居南京。刘麟的文学创作才能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与当时著名诗人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他的诗歌风格豪放不羁,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作原文
    山当天半气全清,影入湖波觉世轻。 足下过云应缥缈,此中看月更分明。
    狂来欲赋倾才思,醉后重登是性情。 却向归樵时讯问,转疑深麓可逃名。

  3. 诗意解析

  • 山的清新:首句“山当天半气全清”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景,天边薄雾缭绕,山峰清晰可见的景象。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清新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 湖波与月明:接下来的两句“影入湖波觉世轻”与“此中看月更分明”则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在湖波中倒映着的山影,以及清澈明亮的月亮,都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 狂放与真情:第三联“狂来欲赋倾才思,醉后重登是性情”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狂放不羁和真挚情感。在这里,“狂来”和“醉后”分别代表了诗人的情感爆发和饮酒后的放松状态。而“倾才思”和“重登”则展示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强烈愿望。
  • 归樵与疑问:最后两句“却向归樵时讯问,转疑深麓可逃名”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里的“归樵”指的是回家打柴的村民,象征着平凡生活中寻找到的乐趣。而“深麓可逃名”则表达了诗人对逃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与吴甘泉登董㠗绝顶》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也是其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从而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