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白苕溪草堂

归藏卜筑向澄潭,鸥鹭初盟亦未寒。
砚墨洗云沉静影,钓丝垂月乱文湍。
风前远啸应轻阮,雪里深居不愧安。
有约过来东望剧,少微腾彩动秋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孙太白的《苕溪草堂》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自归藏卜筑向澄潭,鸥鹭初盟亦未寒。砚墨洗云沉静影,钓丝垂月乱文湍。
    风前远啸应轻阮,雪里深居不愧安。有约过来东望剧,少微腾彩动秋峦。
  2. 作者简介
    孙一元,明代著名诗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其生平多才多艺,游历四方,曾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
  3.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全诗以“自归藏卜筑向澄潭”开篇,生动描绘了苕溪草堂所在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将清澈的水面、悠扬的鸥鹭声、静默的砚台和飘逸的钓丝等意象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山水画面。
  • 隐居生活情趣:接下来的诗句“钓丝垂月乱文湍”,不仅展示了夜晚钓鱼时月光如水的景象,更暗含着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以钓丝为伴,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时光。
  • 内心情感抒发:“风前远啸应轻阮,雪里深居不愧安。”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无论是风中的轻柔笛音,还是雪中的寂静安宁,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超然和自我认同。
  • 友谊与期待:“有约过来东望剧,少微腾彩动秋峦。”这里,诗人不仅描述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还借秋日的彩霞和山峦,表达了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期盼和喜悦。

孙一元的《苕溪草堂》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