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顾吏部,为邦日渐多。
人心兴礼乐,世事入风波。
剡曲舟堪诵,濠梁道不磨。
向来巾子雪,堂构合如何。
寄华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华玉》是明代文学家徐祯卿的作品。徐祯卿在明代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寄华玉》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去岁君为蓟门客,燕山雪暗秦云白。马上相逢脱紫貂,朝回沽酒城南陌。燕山此日雪雰雰,只见秦云不见君。胡天白雁南飞尽,千里相思那得闻。
诗歌赏析:徐祯卿的《寄华玉》通过描述主人公与友人的相遇与分离,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深切的思念。诗中的“去岁君为蓟门客,燕山雪暗秦云白”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以及随后的重逢和离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例如,“胡天白雁南飞尽,千里相思那得闻”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遥远,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艺术特色:《寄华玉》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徐祯卿擅长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诗中的“燕山此日雪雰雰,只见秦云不见君”一句,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将主人公的孤独和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的用词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寄华玉》不仅是徐祯卿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至今仍受到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