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顾吏部,为邦日渐多。
人心兴礼乐,世事入风波。
剡曲舟堪诵,濠梁道不磨。
向来巾子雪,堂构合如何。

【注释】

寄华玉:作者的诗名。顾吏部:指东汉末年,曾任尚书令、司空等职的顾雍(字公礼),他为人正直,有才略,在朝廷中受到人们的敬重。为邦日:治理国家的日子。日渐多:一天天增多。人心兴礼乐:百姓的心向往着礼乐教化。世事入风波:世间的事情如同波涛汹涌,不可收拾。剡曲:地名,在今浙江嵊县境内。濠梁:水名,在今河南柘城附近。道不磨:比喻道理不会改变。向来巾子雪:指诗人自己的头发白得像雪一样。堂构合如何:比喻国家的前途和形势怎么样。

【译文】

顾吏部为人正直,有才干,他治理国家的日子一天天增多。

百姓的心向往着礼乐教化,世间的事情如同波涛汹涌,不可收拾。

剡曲舟可以诵读《诗经》,濠梁河上的大道也不会变通。

我的白色的头发像雪一样,国家的前途和形势怎么样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开头写顾吏部为官正直,很有才干,为国事操劳,使天下一天天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中间写百姓追求礼乐教化,国家政治日趋清明;最后写自己已到暮年,白发满头,忧心忡忡地思考国家的前途和形势。全诗借古喻今,托物言志,抒发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繁荣富强的期望之情。

诗的前两句“潇洒顾吏部,为邦日渐多”是对顾雍的赞扬。顾吏中“潇洒”二字形容他为人爽直、豁达,“为邦日渐多”说明他勤政爱民、治理有方。这几句是说,顾吏中为人清廉正直,办事果断,为国尽心竭力,使得国家一天天地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诗的下两句“人心兴礼乐,世事入风波”,则是说顾吏中治下的民众崇尚礼义,乐于教化,社会风气正派,国家政治清明。“人心兴礼乐”表明人们普遍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世事入风波”则暗示当时的政治腐败,世风不正,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第三联“剡曲舟堪诵,濠梁道不磨”,以自然景物来比喻政治清明。“剡曲”指的是剡溪,在浙江上虞境内,这里泛指秀丽的自然风光。“濠梁”是指濠水之畔,即今安徽涡阳一带,此处亦泛指优美的自然风景。“堪诵”的意思是值得吟诵,“道不磨”的意思是道路畅通无阻。这两句说,美丽的山水之间,流传着颂扬先人功德的歌谣,而治国之道却始终如一,不受外界干扰。

第四联“向来巾子雪,堂构合如何”,以自身的白发比喻国家的局势。“从来”一词在这里表示一种习惯性的用法,意思是以前就有。“巾子雪”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头发已经白得像白雪一样了。“堂构合如何”中的“堂构”指的是朝廷的建制与结构。这两句话是说,我的头发已经变得雪白,可国家的前途和形势怎么样呢?诗人通过这一设问,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歌通过对顾吏中的赞美,以及对自己白发和国家前途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危机时,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