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忽失职,双耳自今聋。
尽日闻天鼓,何时听么虫。
向人艰应答,于世类冥蒙。
未老神俱耗,勋名涕泪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耳鸣》。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官职突然失去,双耳自此变得聋
  • 注释:描述了一个人因某种原因突然失去了官职。
  • 赏析: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政治失意的无奈与悲哀,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厌倦。
  1. 整天听到天鼓声,却何时能听见小虫鸣叫
  • 注释:天鼓指的是天上的声音,而小虫鸣叫则是人间的声音。
  • 赏析:这里的“天鼓”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美好的愿景,而“听么虫”则代表了现实生活的琐碎和烦恼。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1. 向人艰难回答问话,在世上似蒙昧无知
  • 注释:形容人在社交场合中难以应对,显得迟钝或无知。
  • 赏析: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立无援,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失望。
  1. 未老身已疲惫不堪,功勋名声皆成泪滴
  • 注释:表示即使年纪还轻,身体已经疲惫不堪,而功勋和名声也成为了心中的痛苦和泪水的来源。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个人成就与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心境,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使得这首《耳鸣》成为一首富有深意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