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贵州镇守牛总兵

十四章飞众所推,贵州南去拥旌麾。
蛮夷向后依山少,军卫从前改郡宜。
上策恐无逾镇静,先声早已肃偏禆。
轻裘缓带委蛇地,端为羊公远大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贵州镇守牛总兵》是明代杨廉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杨廉,字方震,号畏轩,明代江西丰城人。他以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入仕成为庶吉士,随后在弘治三年授南京户科给事中。五年时因灾异上疏言六事被提拔,并曾治理两浙、三吴水患和停额外织造。杨廉与罗钦顺为友,主张居敬穷理之学,其作品深受当时学者喜爱,有《月湖集》、《大学衍义节略》、《皇明名臣言行录》等著作传世。

  2. 诗作原文:《送贵州镇守牛总兵》的原文如下:“十四章飞众所推,贵州南去拥旌麾。蛮夷向后依山少,军卫从前改郡宜。上策恐无逾镇静,先声早已肃偏禆。轻裘缓带委蛇地,端为羊公远大期。”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有力的文字,表达了对贵州地方治理者的期望和祝福。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贵州地理环境的特点以及治理者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治理者的尊重和期望他们能够实现远大的前程。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高度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人的思想情感。诗中的“轻裘缓带委蛇地”等意象,不仅描述了环境的优美,更暗喻了治理者的从容和智慧。此外,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使得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明代政治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4. 历史背景:明朝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朝廷开始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与开发。贵州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牛总兵作为贵州的镇守官,其职责不仅仅是维护地方安全,更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杨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牛总兵的期望和对其治理成果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杨廉对牛总兵的赞赏和期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地方官员的普遍期望。

《送贵州镇守牛总兵》不仅是一首充满文学魅力的诗歌,更是明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不仅展示了杨廉的个人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及其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