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章飞众所推,贵州南去拥旌麾。
蛮夷向后依山少,军卫从前改郡宜。
上策恐无逾镇静,先声早已肃偏禆。
轻裘缓带委蛇地,端为羊公远大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贵州镇守牛总兵的期望与祝愿。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第一行:“十四首飞众所推,贵州南去拥旌麾。”
- 注释:十四次被众人推举,意味着此人在军事上备受信任和重用。
- 赏析:这里的“十四”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或将领,他因为屡次立功而被众人推举为镇守贵州的总兵。而“拥旌麾”则形象地描绘了他手握军旗、指挥作战的场景,象征着他在军中的地位和权力。
第二行:“蛮夷向后依山少,军卫从前改郡宜。”
- 注释:少数民族在后面依靠着山,表明他们愿意归附;军队守卫之前改为郡治,表示这是一个适合治理的好地方。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牛总兵治理地方的赞赏之情。他认为牛总兵能够安抚少数民族,让他们不再为患,同时也能确保边疆的安全。这种治理方式既符合国家的利益,也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三行:“上策恐无逾镇静,先声早已肃偏禆。”
- 注释:最好的策略恐怕是保持镇定,不要轻举妄动;先发制人往往能够取得胜利。
- 赏析:这一联强调了谨慎和先发制人的重要性。在战争中,只有保持冷静、不轻举妄动才能避免被动挨打,而善于把握时机、先发制人的一方往往能够取得更大的优势。这是战争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四行:“轻裘缓带委蛇地,端为羊公远大期。”
- 注释:穿着轻便的皮衣,从容地走在战场上,他的远大前程就像羊公一样。
- 赏析:这一联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牛总兵的风采和气质。他身着轻便的皮衣,行走在战场之上,显得从容不迫。这种风度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魅力,也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远见。而他的未来就像羊公一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可能。这不仅是对牛总兵的个人赞美,也是对他未来的期待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