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督理军饷

奉敕总京储,势殊时亦异。
蓄积犹未充,冗食如鳞次。
貂珰何纷然,营营日趋利。
漫劳口舌争,空怀禄食愧。
西戎扰边鄙,庙堂集群议。
内帑发所馀,重臣董其事。
憸邪惮远行,巧心生百计。
元老鬼蜮资,极力为之地。
当守俞所请,是非遂易位。
命下子当往,敢效懦夫避。
窃恐才识疏,无以副重寄。
迢迢万里途,仰藉天威庇。
报称期靡躬,庶几万一冀。
作诗示儿襄,聊以明吾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陜西督理军饷》是明代诗人杨旦创作的一首七绝。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

  • 作品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反映了当时国家面对边疆危机时的财政状况和社会氛围。诗中描绘了国家在军事上的压力下,国库空虚,官员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争权夺利的现象。

  • 主要内容: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当前状况的忧虑和不满。他通过对比国家的军事需求和个人的贪婪行为,展现了一个腐败和缺乏效率的社会现象。诗中的“奉敕总京储,势殊时亦异”和“蓄积犹未充,冗食如鳞次”等句子深刻揭示了当时国家财政的困境。

  • 艺术特色:杨旦在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诗歌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他的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这首诗成为研究明朝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

《陜西督理军饷》是杨旦以深刻的历史视角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通过对国家财政状况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这首诗不仅是对明朝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也是对后世的一种警醒。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