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疁待济

帆落非难上,舟轻不易过。
汉家财赋重,吴市贾人多。
细雨渔张网,斜阳客绽蓑。
大江前去阔,鼓枻听劳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疁待济》是明代诗人黄淳耀创作的作品。下面将从多角度对这首诗作进行分析:

  1. 作者简介
  • 黄淳耀(1605—1645),字蕴生,号陶庵、水镜居士,嘉定(今属上海)人。他是诗人、学者和政治家,以文学成就著称。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为:”帆落非难上,舟轻不易过。汉家财赋重,吴市贾人多。细雨渔张网,斜阳客绽蓑。大江前去阔,鼓枻听劳歌。”
  • 译文为:”帆落下并非难以上升,船轻便也不难以渡过。汉家的财富沉重,吴市的商人众多。细雨时渔民撒网,斜阳下旅客撑开斗笠。大江前向宽阔无边,击桨听劳动的歌谣。”
  1. 作品赏析
  • 这首五言诗通过描绘一幅繁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展现了古代江南地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景观。其中,”帆落非难上,舟轻不易过”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汉家财赋重,吴市贾人多”则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的景象;”细雨渔张网,斜阳客绽蓑”描绘了渔民和商贩在繁忙中寻找生计的情景;“大江前去阔,鼓枻听劳歌”表现了人们在劳作之余,欣赏自然美景的乐趣。
  1. 写作背景
  • 《虎疁待济》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记载,其创作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状况有关。黄淳耀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和官员,其作品中可能包含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经历的思考与感慨。

《虎疁待济》不仅展现了明代江南地区独特的社会风貌,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以及黄淳耀的个人生活和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