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切天浮,古木森在下。
峰峰开金碧,四十二兰若。
芳林拥桃李,怪石帖松槚。
人语旷不喧,啼鸟无冬夏。
对此怀岩耕,局促何为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高楼切天浮,古木森在下。
峰峰开金碧,四十二兰若。
芳林拥桃李,怪石帖松槚。
人语旷不喧,啼鸟无冬夏。
对此怀岩耕,局促何为者。
《登嘉禧寺》是一首由明代文人冯有经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诗人简介:冯有经,字正子,号锦衣卫,籍贯为慈溪,后在万历年间通过科举成为进士,并曾担任庶吉士和编修等职。他的文学成就显著,尤其是在诗歌创作上有独到的造诣。
诗歌原文:高楼切天浮,古木森在下。峰峰开金碧,四十二兰若。芳林拥桃李,怪石帖松槚。人语旷不喧,啼鸟无冬夏。对此怀岩耕,局促何为者。
作品鉴赏:《登嘉禧寺》以其优美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嘉禧寺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宁静,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悟。整首诗流畅而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冯有经的《登嘉禧寺》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观的优美诗篇,更是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和美的享受。